320×240 | QVGA |
640×480 | VGA (NTSC square) |
768×576 | PAL (square) |
800×600 | SVGA |
960×540 | qHD |
1024×768 | XGA |
1280×720 | HDTV 720 |
1280×1024 | SXGA |
1366×768 | HD |
1400×1050 | SXGA+ |
1440×900 | WSXGA |
1600×900 | HD+ 900p |
1600×1200 | UXGA |
1680×945 | WXGA++ |
1680×1050 | WSXGA+ |
1920×1080 | HDTV 1080 |
1920×1200 | WUXGA |
2048×1536 | QXGA |
2560×1440 | WQHD |
2560×1600 | WQXGA |
3840×2160 | QFHD(4K2K) |
3840×2400 | WQUXGA |
4096×2160 | (4K2K) |
Author Archive: mick
OS X 上面常用的快速鍵使用方式
變更鍵是許多鍵盤快速鍵的一部分。變更鍵會改變 OS X 解譯其他按鍵或滑鼠/觸控式軌跡板點按的方式。變更鍵包括 Command、Shift、Option、Control、Caps Lock 與 Fn 鍵。在下列部分的組合鍵中您可能需要使用 Fn 鍵。例如,如果鍵盤快速鍵是 Control-F2,則按 Fn-Control-F2。
以下是您在 OS X 選單中可能看到的變更鍵符號:
⌘ | Command 鍵 |
⌃ | Control 鍵 |
⌥ | Option 鍵 |
⇧ | Shift 鍵 |
⇪ | Caps Lock 鍵 |
Fn 鍵 | 功能鍵 |
按鍵或組合鍵 | 功能 |
Option | 顯示所有可開機卷宗(開機管理程式) |
Shift | 以安全模式啟動 |
左側 Shift | 防止自動登入 |
C | 從可開機媒體(DVD、CD、USB 隨身碟等)啟動 |
T | 以目標磁碟模式啟動 |
N | 從 NetBoot 伺服器啟動 |
X | 強制以 Mac OS X 啟動(如果有非 Mac OS X 啟動卷宗) |
D | 使用 Apple Hardware Test |
Command-R | 使用 OS X 回復(OS X Lion 或以上版本) |
Command-V | 以 Verbose 模式啟動 |
Command-S | 以單一使用者模式啟動 |
Command-Option-P-R | 重置 NVRAM / 參數 RAM |
按住「媒體退出(⏏)」鍵或 F12 鍵,或滑鼠或觸控式軌跡板按鈕 | 退出抽取式磁碟 |
按鍵或組合鍵 | 功能 |
電源按鈕 – OS X Mavericks | 點一下以開啟電源。一旦開機後,點一下以喚醒或進入睡眠模式。 |
按住電源按鈕 1.5 秒 – OS X Mavericks | 顯示重新啟動/睡眠/關機對話框 |
按住電源按鈕 5 秒 | 強制 Mac 關機 |
Command-Control-電源按鈕 | 強制 Mac 重新啟動 |
Control-媒體退出鍵(⏏) | 顯示重新啟動/睡眠/關機對話框 |
Command-Option-媒體退出鍵(⏏) | 使電腦進入睡眠模式 |
Command-Control-媒體退出鍵(⏏) | 結束所有應用程式(會先讓您儲存已開啟文件的更改內容),然後重新啟動電腦 |
Command-Option-Control-媒體退出鍵(⏏) | 結束所有應用程式(會先讓您儲存已開啟文件的更改內容),然後將電腦關機 |
Shift-Control-媒體退出鍵(⏏) | 使所有顯示器進入睡眠模式 |
組合鍵 | 功能 |
Command-A | 選擇前端 Finder 視窗中的所有項目(如果沒有開啟中的視窗則選擇桌面) |
Command-Option-A | 取消選取所有項目。 |
Command-Shift-A | 打開「應用程式」檔案夾 |
Command-C | 將選擇的項目/文字拷貝到剪貼簿 |
Command-Shift-C | 開啟「電腦」視窗 |
Command-D | 複製選取項目 |
Command-Shift-D | 開啟「桌面」檔案夾 |
Command-E | 退出 |
Command-F | 尋找任何相符的 Spotlight 屬性 |
Command-Shift-F | 尋找 Spotlight 檔案名稱符合項目 |
Command-Option-F | 瀏覽至已經開啟的 Spotlight 視窗中的搜尋欄位 |
Command-Shift-G | 前往檔案夾 |
Command-Shift-H | 開啟目前登入使用者帳號的個人專屬檔案夾 |
Command-Shift-Control-T | 加入到 Dock |
Command-I | 簡介 |
Command-Option-I | 顯示檢閱器 |
Command-Control-I | 取得摘要簡介 |
Command-Shift-I | 開啟 iDisk |
Command-J | 開啟「顯示方式」選項 |
Command-K | 連接伺服器 |
Command-Shift-K | 開啟「網路」視窗 |
Command-L | 製作所選項目的替身 |
Command-M | 將視窗縮到最小 |
Command-Option-M | 將全部視窗縮到最小 |
Command-N | 新增 Finder 視窗 |
Command-Shift-N | 新增檔案夾 |
Command-Option-N | 新增智慧型檔案夾 |
Command-O | 開啟選取項目 |
Command-Shift-Q | 登出 |
Command-Shift-Option-Q | 立即登出 |
Command-R | 顯示替身的原項目 |
Command-T | 加入側邊欄 |
Command-Shift-T | 加入喜好項目 |
Command-Option-T | 在 Finder 視窗中隱藏工具列 / 顯示工具列 |
Command-Shift-U | 打開「工具程式」檔案夾 |
Command-V | 貼上 |
Command-W | 關閉視窗 |
Command-Option-W | 關閉所有視窗 |
Command-X | 剪下 |
Command-Option-Y | 幻燈片秀(Mac OS X v10.5 或以上版本) |
Command-Z | 還原 / 重作 |
Command-1 | 依圖像顯示 |
Command-2 | 依列表顯示 |
Command-3 | 依欄位顯示 |
Command-4 | 依 Cover Flow 檢視(Mac OS X v10.5 或以上版本) |
Command-逗號(,) | 打開 Finder 偏好設定 |
Command-重音(`)(美式英文鍵盤佈局的重音鍵在 Tab 鍵上方) | 循環檢視開啟中的 Finder 視窗 |
Command-Shift-問號(?) | 打開 Mac 輔助說明 |
Command-左中括號([) | 前往上一個檔案夾 |
Command-右中括號(]) | 前往下一個檔案夾 |
Command-向上鍵 | 打開包含目前檔案夾的檔案夾 |
Command-Control-向上鍵 | 在新視窗中打開包含目前檔案夾的檔案夾 |
Command-向下鍵 | 打開反白項目 |
Command-Shift-向上鍵 | 啟用桌面 |
向右鍵(列表檢視) | 打開選取的檔案夾 |
向左鍵(列表檢視) | 關閉選取的檔案夾 |
Option – 按一下顯示三角形(列表檢視) | 打開所選檔案夾中的所有檔案夾 |
Option – 按兩下 | 在獨立視窗中打開檔案夾,同時關閉目前的視窗 |
Command – 按兩下 | 在獨立視窗中打開檔案夾 |
Command – 按一下視窗標題 | 查看包含目前視窗的檔案夾 |
Command-Tab | 切換應用程式-向前循環 |
Command-Shift-Tab | 切換應用程式-向後循環 |
Command-Delete | 丟到垃圾桶 |
Command-Shift-Delete | 清空垃圾桶 |
Command-Shift-Option-Delete | 不顯示確認對話框便直接清空垃圾桶 |
空格鍵(或 Command-Y) | 快速查看(Mac OS X v10.5 或以上版本) |
按住 Command 鍵同時拖移 | 將拖移的項目移動到其他卷宗/位置(按住本鍵時游標圖像會改變,請參閱這篇連結文章) |
按住 Option 鍵同時拖移 | 拷貝拖移的項目(按住本鍵時游標圖像會改變,請參閱這篇連結文章) |
按住 Command-Option 組合鍵同時拖移 | 製作拖移項目的替身(按住本鍵時游標圖像會改變,請參閱這篇連結文章) |
組合鍵 | 功能 |
Command-空格鍵 | 顯示或隱藏 Spotlight 搜尋欄位(如果安裝多種語言,則可能要切換到已啟用的語系) |
Control-A | 移動到一行或一段的開頭 |
Control-B | 後退一個字元 |
Control-D | 刪除游標前的字元 |
Control-E | 移動到一行或一段的結尾 |
Control-F | 前進一個字元 |
Control-H | 刪除游標後的字元 |
Control-K | 從游標前面的字元刪除到一行或一段的結尾 |
Control-L | 將游標或所選範圍移到可視區域中央 |
Control-N | 下移一行 |
Control-O | 在游標後插入一行 |
Control-P | 上移一行 |
Control-T | 將游標後和游標前的字元位置對調 |
Control-V | 向下移動一頁 |
Option-Delete | 刪除游標左側的字以及後面的任何空格或標點符號 |
Command-Option-空格鍵 | 顯示 Spotlight 搜尋結果視窗(如果安裝多種語言,則可能要切換到各語系專屬的鍵盤佈局和輸入法) |
Command-Tab | 向前移動到已開啟應用程式列表中的下一個近期使用應用程式 |
Command-Shift-Tab | 向後移動通過已開啟應用程式的列表(依照近期使用順序排列) |
Shift-Tab | 反向切換控制項目 |
Control-Tab | 把焦點移到對話框中的下一類控制項目或下一個表格(按 Tab 是移動到下一個輸入格) |
Shift-Control-Tab | 把焦點移到前一類控制項目 |
Command-Esc | 打開 Front Row(如果已經安裝) |
Option-媒體退出鍵(⏏) | 退出第二個光碟機(如果已經安裝) |
Fn-Delete | 往前刪除(位於可攜式 Mac 的內建鍵盤) |
Command-F1 | 切換多螢幕設定的「鏡像顯示器」 |
Command-F2 | 切換目標顯示器模式 |
Command-F3 | 顯示桌面 |
Command-F5 | 切換 VoiceOver 開關 |
Option-F1 或 F2 | 打開「顯示器」系統偏好設定 |
Option-F3 或 F4 | 打開 Mission Control 系統偏好設定 |
Option-F10 或 F11 或 F12 | 打開「聲音」系統偏好設定 |
Control-F3 | App Exposé |
Shift-Control-F6 | 把焦點移到上一個面板 |
Control-F7 | 暫時覆蓋視窗和對話框目前的鍵盤操控模式 |
Control-F8 | 移到選單列中的狀態選單 |
F9 | 並排所有開啟中視窗或取消並排 |
F10 | 並排目前現用應用程式的所有開啟中視窗或取消並排 |
F11 | 隱藏或顯示所有開啟中視窗 |
F12 | 隱藏或顯示 Dashboard |
Command-重音(`) | 在最上層應用程式中啟動下一個開啟中視窗 |
Command-Shift-重音(`) | 在最上層應用程式中啟動上一個開啟中視窗 |
Command-Option-重音(`) | 把焦點移到視窗抽屜 |
Command-減號(-) | 縮小所選項目 |
Command-{ | 所選範圍齊左 |
Command-} | 所選範圍齊右 |
Command-| | 所選範圍中間對齊 |
Command-冒號(:) | 顯示「拼字檢查」視窗 |
Command-分號(;) | 尋找文件中的錯字 |
Command-逗號(,) | 打開前端應用程式的偏好設定視窗(如果應用程式支援這個鍵盤快速鍵) |
Command-Option-Control-逗號(,) | 降低螢幕對比 |
Command-Option-Control-句號(.) | 調高螢幕對比 |
Command-問號(?) | 在輔助說明檢視程式中打開應用程式的輔助說明 |
Command-Option-/ | 開啟或關閉字體平滑功能 |
Command-Shift-= | 放大所選項目 |
Command-Shift-3 | 將螢幕擷取到檔案 |
Command-Shift-Control-3 | 將螢幕擷取到剪貼簿 |
Command-Shift-4 | 將所選範圍擷取到檔案 |
Command-Shift-Control-4 | 將所選範圍擷取到剪貼簿 |
Command-A | 反白文件或視窗中的所有項目,或是文字欄位中的所有字元 |
Command-B | 讓所選的文字變成粗體;啟動或關閉文字粗體功能 |
Command-C | 將所選資料拷貝到剪貼簿 |
Command-Shift-C | 顯示「顏色」視窗 |
Command-Option-C | 拷貝所選文字的樣式 |
Command-Control-C | 拷貝所選項目的格式設定,並且存放到剪貼簿 |
Command-Option-D | 顯示或隱藏 Dock |
Command-Control-D | 顯示「字典」應用程式中所選文字的定義 |
Command-D | 在「打開和儲存」對話框中選取「桌面」檔案夾 或 在 Mac OS X v10.6.8 和之前版本中,選取包含「不儲存」按鈕對話框中的「不儲存」 |
Command-Delete | 在 OS X 和 Mountain Lion 中,選取包含「不儲存」按鈕對話框中的「不儲存」 |
Command-E | 在所選範圍內尋找 |
Command-F | 打開 Find 視窗 |
Command-Option-F | 移到搜尋欄位控制項目 |
Command-G | 尋找所選範圍下次出現的地方 |
Command-Shift-G | 尋找所選範圍上次出現的地方 |
Command-H | 隱藏目前執行中應用程式的視窗 |
Command-Option-H | 隱藏其他執行中應用程式的視窗 |
Command-I | 讓所選文字變成斜體;啟動或關閉文字斜體功能 |
Command-Option-I | 顯示檢閱器視窗 |
Command-J | 捲視到所選範圍 |
Command-M | 把現用視窗縮小到 Dock |
Command-Option-M | 把現用應用程式的所有視窗縮小到 Dock |
Command-N | 在最前方的應用程式中建立新文件 |
Command-O | 顯示對話框,以便選擇要在最前方應用程式中開啟的文件 |
Command-P | 顯示「列印」對話框 |
Command-Shift-P | 顯示對話框以便指定列印參數(設定頁面) |
Command-Q | 結束最前方的應用程式 |
Command-S | 儲存現用的文件 |
Command-Shift-S | 顯示「儲存為」對話框 |
Command-T | 顯示「字體」視窗 |
Command-Option-T | 顯示或隱藏工具列 |
Command-U | 為所選文字加上底線;啟動或關閉文字底線功能 |
Command-V | 在插入點貼上剪貼簿內容 |
Command-Option-V | 把一個物件的樣式套用到所選物件(貼上樣式) |
Command-Shift-Option-V | 把周圍文字樣式套用到插入物件(貼上並符合樣式) |
Command-Control-V | 把格式設定套用到所選物件(貼上尺標指令) |
Command-W | 關閉最上層視窗 |
Command-Shift-W | 關閉檔案和相關視窗 |
Command-Option-W | 關閉應用程式的所有視窗但不結束應用程式本身 |
Command-X | 刪除所選範圍並存放到剪貼簿 |
Command-Z | 還原前一個指令(某些應用程式可還原多個指令) |
Command-Shift-Z | 重作前一個指令(某些應用程式可重作多個指令) |
Control-向右鍵 | 把焦點移到顯示方式(例如表格)中的另一個數值或輸入格 |
Control-向左鍵 | 把焦點移到顯示方式(例如表格)中的另一個數值或輸入格 |
Control-向下鍵 | 把焦點移到顯示方式(例如表格)中的另一個數值或輸入格 |
Control-向上鍵 | 把焦點移到顯示方式(例如表格)中的另一個數值或輸入格 |
Command-向右鍵 | 將文字插入點移到目前這一行結尾 |
Command-向左鍵 | 將文字插入點移到目前這一行開頭 |
Command-向下鍵 | 將文字插入點移到文件結尾 |
Command-向上鍵 | 將文字插入點移到文件開頭 |
Option-向右鍵 | 將文字插入點移到後一個字結尾 |
Option-向左鍵 | 將文字插入點移到前一個字開頭 |
Command-Shift-向右鍵 | 選擇從插入點到目前這一行結尾之間的所有文字(*) |
Command-Shift-向左鍵 | 選擇從插入點到目前這一行開頭之間的所有文字(*) |
Shift-向右鍵 | 把文字所選範圍向右延伸一個字元(*) |
Shift-向左鍵 | 把文字所選範圍向左延伸一個字元(*) |
Command-Shift-向上鍵 | 選擇從插入點到文件開頭之間的所有文字(*) |
Command-Shift-向下鍵 | 選擇從插入點到文件結尾之間的所有文字(*) |
Shift-向上鍵 | 把文字所選範圍延伸到上一行相同水平位置的最近字元邊界(*) |
Shift-向下鍵 | 把文字所選範圍延伸到下一行相同水平位置的最近字元邊界(*) |
Shift-Option-向右鍵 | 把文字所選範圍延伸到現用字結尾,再按一次就會延伸到下一個字的結尾(*) |
Shift-Option-向左鍵 | 把文字所選範圍延伸到現用字開頭,再按一次就會延伸到前一個字的開頭(*) |
Shift-Option-向下鍵 | 把文字所選範圍延伸到現用段落結尾,再按一次就會延伸到下一段結尾(*) |
Shift-Option-向上鍵 | 把文字所選範圍延伸到現用段落開頭,再按一次就會延伸到前一個段落的開頭(*) |
Control-空格鍵 | 在現用輸入來源和上一個輸入來源之間切換 |
Option-Control-空格鍵 | 循序切換到所有啟用的輸入來源 |
Command-Option-esc | 強制結束 |
Command-Shift-Option-Esc(按住三秒) | 強制結束最前方的應用程式(Mac OS X v10.5 或以上版本) |
Command-左中括號([) | 上一個瀏覽器網頁 |
Command-右中括號(]) | 下一個瀏覽器網頁 |
組合鍵 | 功能 |
Command-F5 或 Fn-Command-F5 | 開啟或關閉 VoiceOver |
Option-Control-F8 或 Fn-Option-Control-F8 | 打開 VoiceOver 工具程式(如果 VoiceOver 已開啟) |
Option-Control-F7 或 Fn-Option-Control-F7 | 顯示 VoiceOver 選單(如果 VoiceOver 已開啟) |
Option-Control-分號(;) | 啟用/停用 VoiceOver 控制選項鎖定功能 |
Command-Option-8 | 開啟或關閉縮放 |
Command-Option-加號(+) | 放大 |
Command-Option-減號(–) | 縮小 |
Command-Option-Control-8 | 反相/回復螢幕顏色(OS X Lion 或之前版本) |
Command-Option-Control-逗號(,) | 降低對比(OS X Lion 或之前版本) |
Command-Option-Control-句號(.) | 調高對比(OS X Lion 或之前版本) |
組合鍵 | 功能 |
Tab | 移至下一個控制項 |
Shift-Tab | 移至上一個控制項 |
Control-Tab | 選取文字欄位時,移至下一個控制項 |
方向鍵 | 移至列表、標籤頁群組或選單中的相鄰項目 或 移動滑桿和調整器(用於增加和減少數值的垂直向上和向下箭頭) |
Control-方向鍵 | 移至文字欄位旁的控制項 |
空格鍵 | 選擇反白的選單項目 |
Return 或 Enter | 按一下預設按鈕或執行預設動作 |
Esc | 按一下「取消」按鈕 或 關閉選單,而不選擇項目 |
組合鍵 | 功能 |
向左鍵和向右鍵 | 在選單之間移動 |
退回 | 打開選取的選單 |
向上鍵和向下鍵 | 移至所選選單中的選單項目 |
輸入選單項目的名稱 | 跳至所選選單中的選單項目 |
退回 | 選取選單項目 |
組合鍵 | 功能 |
8 | 向上移動 |
2 | 向下移動 |
4 | 向左移動 |
6 | 向右移動 |
1 | 成對角線往左下角移動 |
3 | 成對角線往右下角移動 |
7 | 成對角線往左上角移動 |
9 | 成對角線往右上角移動 |
5 | 按下滑鼠按鈕 |
0 | 按住滑鼠按鈕 |
. (數字鍵盤上的句號) | 放開按住的滑鼠按鍵 |
ac OS X 10.10 關機很慢的處理方式
請將以上兩個資料夾底下的所有檔案全部刪除
/Library/LaunchAgents
/Library/LaunchDaemons
然後重新啟動的時候請順便做一下「釋放PRAM」。
這些資料原本是記錄著每個軟體的更新進度與版本,但是有些軟體的.plist版本過舊導致造成OS X關機的時候造成當機。這些資料刪除並不會有任何軟體使用上的問題,反正下次更新軟體它們會再自動下載。
Mac機種各種開機的快捷方式 For Intel
「開機時」就是指你按下電腦的電源鍵,然後聽到「嗡~」一聲,那個時候你必須已經同時按好以下的快速鍵。
X:
- 開機時按住 X = 強制使用 Mac OS X 開機(假如你電腦裡還有其他系統的話,這個就很方便)。
C:
- 開機時按住 C = 從可開機的 CD、DVD 或 USB 隨身碟(如 OS X 安裝媒體)啟動,但必須確保開機目標裡面有啟動系統所需要的系統檔案夾。
Command-Option-Shift-Delete:
- 開機時按住 Command-Option-Shift-Delete = 忽略主要開機硬碟,尋求不同的開機磁碟(例如CD或是外部磁碟機)。
N:
- 開機時按住 N = 嘗試從相容的網路伺服器(NetBoot)啟動(網路啟動必須要先建置環境,或是共享光碟機)
Option-N:
- 開機時按住 Option-N = 使用預設的開機映像檔從 NetBoot 伺服器啟動。
Option:
- 開機時按住 Option = 會跳出一個畫面讓你選擇所有可以開機的磁碟或是光碟(因為要掃描所有的目標,所以速度會比較慢,也許會等一些時間)。
T:
- 開機時按住 T = 使用 FireWire 目標磁碟模式(這模式較特別,因為這邊是指A電腦用FireWire接上B電腦,然後讓A電腦的磁碟變成B電腦的其中一個桌面上的磁碟機,如果B電腦要用 這個「目標磁碟」來開機,請重新開機B電腦,然後用「Option」模式啟動即可選到剛剛A電腦的開機磁碟)。
- 假如只是要使用一般FireWire外接盒來開機,請使用「Option」啟動即可找到它。
F12:
- 開機時按住 F12(退出鍵),或按住滑鼠或觸控式軌跡板按鈕 = 退出所有抽取式媒體,例如光碟。
Command-R:
- 開機時按住 Command-R = 可以進入恢復模式(要重設密碼也可以進入這個模式比較快,終端機鍵入「resetpassword」即可把忘記密碼的困擾解決)
Shift:
- 開機時按住 Shift = 以“安全啟動”模式啟動,然後暫時停用登入項目。
D:
- 開機時按住 D = 啟動 Apple Hardware Test 硬體測試模式(想確定所有的硬體按鍵功能有無故障可以進入這個模式)。
Command-V:
- 開機時按住 Command-V = 以 Verbose 模式啟動,Verbose mode 會詳細的列出系統所有的操作訊息,主要是拿來監測系統或是 Debug 用,一般人是用不到的。
Command-S:
- 開機時按住 Command-S = 以單一使用者模式啟動(這也是 Debug mode)。
Command-Option-N-V:
- 開機時按住 Command-Option-N-V,直到再次聽到啟動聲 = 清除 NV RAM。
Command-Option-P-R:
- 開機時按住 Command-Option-P-R,直到再次聽到啟動聲 = 釋放 PRAM。
Command-Option-O-F:
- 開機時按住 Command-Option-O-F,直到再次聽到啟動聲 = 啟動 Open Firmware 模式(類似Windows BIOS密碼保護模式)。
Mac OS X – 用指令製作某目錄為 ISO 檔案
假設你把要的檔案放在 YOUR_FOLDER 內. 然後你可以透過下列指令製作 iso 檔案
# hdiutil makehybrid -o XXX.iso YOUR_FOLDER
# hdiutil makehybrid -o XXX.dmg YOUR_FOLDER
S.W.O.T
何謂SWOT
SWOT分析是企業管理理論中相當有名的策略性規劃,主要是針對企業內部優勢與劣勢,以及外部環境的機會與威脅來進行分析,而除了可用做企業策略擬定的重要參考之外,亦可用在個人身上,作為分析個人競爭力與生涯規劃的基礎架構,其結構雖看似簡單,但卻可以用來處理非常複雜的事務喔!可說是一種相當有效率,且幫助做決策者快速釐清狀況的輔助投資工具。
而所謂SWOT分析,逐字拆開來各自所代表的意義如下所示,其中優劫與劣勢乃指本身內部條件的運用,包括設備、人力、制度、儀器等;機會與威脅則是指企業面對的外部條件,包括經濟、消費者、法律文化、社會大眾等。
用SWOT分析以增強補弱
對投資朋友而言,SWOT分析將可用來了解並研判某產業或企業在該領域的競爭優勢,有助個人投資理財規劃,唯進行SWOT分析時,應儘量將各項相關資料與條件詳細列入,以利進一步的分析與探討。舉例來說,優勢部份可列出企業之核心競爭優勢,如:擁有哪些致勝的新技術;劣勢部份則可以考慮企業有哪些較弱的層面,如:有哪些力有未逮之處;另外,就外部環境來說,機會部份可仔細思量,在市場環境中將有哪些有利條件,有助企業營運發展,如:隨著潮流的演變,將有哪些新商機;威脅部份則可觀察競爭對手或政府財經政策面有哪些改變,可能威脅到企業之生存,如:哪些政經環境改變將對企業造成負面的影響。
由此可知,進行SWOT分析除了可以增進企業或自己了解本身的優勢與有利機會,同時亦可進一步迫使企業或自己注意到本身的弱點與所面對的威脅,如此一來,將可在「知己知彼」並掌握大環境趨勢變化下,督促企業或自己在既有的基礎上,正視本身的短處與面臨的潛在危機,並加以改進與補強,以強化企業或個人之競爭優勢。
如何製作SWOT分析表
SWOT分析乃企業擬訂策略規劃過程中極為重要的一環,而就投資人來說,SWOT分析也可做為投資時了解某一產業與企業之參考,因此,以下即以簡單的方式,幫助您自己DIY,製作一清楚並符合個人需求的SWOT分析表。
首先,即做出一涵蓋有四個區域的表格,依次將企業相關的內部優勢、劣勢,與外部的機會、威脅等狀況填入(參見圖一),則一企業之大致狀況將可一目了然,既簡單又清楚,現在您也可以提起手邊的筆,為您的投資標的做一SWOT分析,做為投資理財規劃上的參考。
|
|
||||
|
|
簡單拖拽就能為文件夾設置顏色
https://itunes.apple.com/cn/app/id815333099?mt=12
Foldery 改變的是文件夾圖標的顏色,和Mac OS X 系統自帶的顏色標記功能不一樣,後者只是在文件名旁邊加上彩色圓點
態度
諸葛亮從來不問劉備,
為什麼我們的箭那麼少?
關羽從來不問劉備,
為什麼我們的士兵那麼少?
張飛從來不問劉備,
兵臨城下我該怎麼辦?
於是一一
有了草船借箭、
有了過五斬六將、
有了據水斷橋嚇退曹兵……
趙子龍接到進攻軍令時手上只有20個兵,
收穫成果時已攻下了十座城池、
多了2萬兵、增了三千匹馬,
軍令只是寫著:攻下城池!
——如若萬事俱備 你的價值何在!
孫悟空是在取經的路上碰到的,
豬八戒是在取經的路上碰到的,
沙和尚是在取經路上碰到的,
白龍馬也是在取經路上碰到的,
所以要碰到可以與你一路同行的人,
你必須先上路!
不是有了同行者才上路,
是因為你在路上才會有同行者!
可惜好多人把這個道理、想反了~~~
獅子看見一條瘋狗,趕緊躲開了。小獅子說:”爸爸,你敢和老虎拼鬥,與獵豹爭雄,卻躲避一條瘋狗,多丟人啊!」獅子問:「孩子,打敗一條瘋狗光榮嗎?”小獅子搖搖頭。”讓瘋狗咬一口倒霉不?”小獅子點點頭。」
既然如此,咱們幹嗎要去招惹一條瘋狗呢?”——不是什麼人都配做你的對手,不要與那些沒有素質的人爭辯,微微一笑遠離他,不要讓他咬到你。這個必須看明白,因為許多人正在和瘋狗鬥!
郵局不努力,成就了宅便 。銀行不努力,成就了支付寶。 通訊不努力,成就了微信。 商場不努力,成就了拍賣 。老婆不努力,成就了小三 。今天如果你還在抱怨,不去努力,就一定成就了別人!你不做,別人會來做,你願不願意又何妨! 你不成長,沒人會等你!
賣西瓜的有一套
剛剛去買西瓜,隨口問了句:「老闆,甜不甜呀?
老闆說:「說不甜吧,你肯定不買。我要是說甜吧,可我沒吃過怎麼會知道呢?
人生就像買西瓜,未知才精彩。
大膽嘗試,不要畏畏縮縮,你嚐了真甜,會覺得幸福。要是不甜,你也是勇敢的。
怕不甜就不買,你放棄的不是吃西瓜的機會,而是失去了自信。」
當英文遇上漢語,就知道漢語有多強大了
You say that you love rain,
but you open your umbrella when it rains…
You say that you love the sun,
but you find a shadow spot when the sun shines…
You say that you love the wind,
But you close your windows when wind blows…
This is why I am afraid;
You say that you love me too…
普通版:
你說你喜歡雨,但是下雨的時候你卻撐開了傘;
你說你喜歡陽光,但當陽光播撒的時候,你卻躲在陰涼之地;
你說你喜歡風,但清風撲面的時候,你卻關上了窗戶。
我害怕你對我也是如此之愛。
文藝版:
你說煙雨微芒,蘭亭遠望;
後來輕攬婆娑,深遮霓裳。
你說春光爛漫,綠袖紅香;
後來內掩西樓,靜立卿旁。
你說軟風輕拂,醉卧思量;
後來緊掩門窗,漫帳成殤。
你說情絲柔腸,如何相忘;
我卻眼波微轉,兀自成霜。
詩經版:
子言慕雨,啟傘避之。
子言好陽,尋蔭拒之。
子言喜風,闔戶離之。
子言偕老,吾所畏之。
離騷版:
君樂雨兮啟傘枝,
君樂晝兮林蔽日,
君樂風兮欄帳起,
君樂吾兮吾心噬。
五言詩版:
戀雨偏打傘,愛陽卻遮涼。
風來掩窗扉,葉公驚龍王。
片言隻語短,相思繾倦長。
郎君說愛我,不敢細思量。
七言絕句版:
戀雨卻怕繡衣濕,喜日偏向樹下倚。
欲風總把綺窗關,叫奴如何心付伊。
七律壓軸版:
江南三月雨微茫,羅傘疊煙濕幽香。
夏日微醺正可人,卻傍佳木趁蔭涼。
霜風清和更初霽,輕蹙蛾眉鎖朱窗。
憐卿一片相思意,猶恐流年拆鴛鴦。